如何面對教學上的煩惱

佛經上有所謂「煩惱即菩提」?現引用大德之說法來舉例說明:擔任教職的人,好比就是菩薩,學生就是度化的對象。一般人想度眾生,請他來聽聞佛法,還不見得會來;但是家長自動就會送子女來請老師度化,這是很好的因緣。教學時,若遇適當因緣,將佛法因緣果報的道理告訴學生,就是弘揚佛法,現在就是菩薩。佛法是智慧的啟發及道德的培養,能夠啟發眾生的智慧,培養眾生的德行。工作就是修行,修行就是工作;自己以身作則是身教,將做人做事、因緣果報的道理教示學生,就是言教。若能持此種看法,就是具有般若智慧,當下就是解脫,身心都能得到安定,自利又利他。

假使持另一種看法,覺得當老師很苦,有些調皮的學生專門跟老師搗蛋,天天要受學生的氣,本來是以慈悲心教導,學生不但不接受,還跟老師作對,甚至向父母告狀。遇到諸如此類的事情,就會覺得這種工作實在太辛苦了,吃力不討好,乾脆將工作辭掉;或者覺得學生好不好跟自己也沒關係,這樣的想法,就是失去了般若智慧。

透過般若智慧觀照、思惟,就是正知正見,當下就是解脫,煩惱即菩提。